农村专利户善用特长,获利高达500多万元
来源:律品知识产权发布日期:2018/11/15 16:30:54从大学开始,刘春生就是个“专利大户”,对创造的浓厚兴趣让他发明创造的热情高涨,曾先后申报了30项专利,并获批10多项。在参加江苏省“挑战杯”和学校“星光杯”创业计划大赛时,刘春生还获得过“挑战杯”全国三等奖和江苏省二等奖。
读研时,作为农家子弟的刘春生利用专长研发了“家用生物质气化技术”项目,可以将稻草、秸秆、稻壳等废弃的天然生物质能源和煤进行混合,经过高温气化后转化成可以燃烧的高效能混合气能源,既保护资源不被破坏又避免土壤养分的流失。与此同时,他还申请了5项发明专利和4项实用新型专利。
毕业时,浙江一家民企的老板许以高薪、车子、房子聘请刘春生,母校也希望他能留校继续读博,他都一一拒绝了,而是依托自己的发明专利成立了一家新能源公司,实现农村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家用清洁能源的持续供给。
创业的道路伴随着曲折和艰辛。公司刚刚起步,就陷入了经营危机。不过刘春生并未放弃,他坚信自己的产品可以让农村秸秆“变废为宝”。
一系列的努力过后,刘春生的产品被纳入江苏省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和中央、省级财政计划补贴项目,获得了5000台的生产指标,每台获得400元的政府补贴。
经过3年的发展,公司实现了年产值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,利润高达500多万元。此外,他还带动周围的农民累计增加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,带动增收的农民达20000多人,人均增收1500多元。